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能力提升培训简报


2024年8月21日上午,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M座B102教室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张峤老师主持并带领参观校园。下午的讲座题为《新时代教师的职责与担当——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做合格教师》。主讲人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邢院长。邢院长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大思政”体系中的教师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要做“四有”好教师,1、有理想信念;2、有道德情操;3、有扎实学识;4、有仁爱之心。第一点是要有理想信念,要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需要人才,个人需要发展,国家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人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点要有仁爱之心,仁:以知觉为仁,以异体为仁(要有同理心),恩师是以天地之仁,对待学生的时候,不是单独的理解,更是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推动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授课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领,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渠道。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三、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8月23日,我们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外现场教学。首先,鲁班工坊的建立体现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视。通过将鲁班工坊品牌融入思政课,学院成功地挖掘了故事,找到了连接学生与职业、国家乃至全球的“钥匙”。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还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鲁班工坊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通过与中资企业合作,鲁班工坊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训,这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让们我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8月23日下午和晚上,我们上《产教融合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核心理念的解析与实践》和《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在线“金课” 》这两门课程。马连娣老师详细分析了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形势,产教融合与成果导向是当前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王宝龙教授通过亲自建设的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8月24日,张春明教授讲解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方法和优秀案例分享》,从新时代高教40条,“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国务院职教20条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到知行合一。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定的实践经验做了分享。


8月25日,张培教授从什么是产教融合,如何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再到怎样建设核心课程。从前段分析、解决方案、实施反馈、调整再实施四个方面,精炼而深入的讲解,帮助我们突破了思维的局限,为我们核心课程的建设点亮了明灯。让我们收获颇丰。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也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项目化教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核心课程的建设等方面有了诸多思路,我们将结合我们自身情况,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的路上行稳致远!